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魏昊星
■范小青 周阳 赵红霞
在襄州区峪山镇金寨村的金寨田园里,游客围坐大灶台体验烹饪乐趣;在双沟镇的珠海市康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中村民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在蒋岗村的共享村落项目里,闲置土地变身“微度假”庭院……这些生动场景的背后,是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围绕政策、平台、服务持续发力,为返乡创业者搭建成长舞台的扎实实践。
“当初回来做共享村落,最担心的就是土地性质和配套问题,还好区里招商引资时主动对接,帮我们明确建设用地范围,让项目能顺利启动。”湖北襄投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年盛,是从武汉返乡的创业者,他在蒋岗村打造的共享村落项目,已盘活19亩闲置集体用地,推出20年使用权的庭院租赁模式,吸引不少市民下乡度假。“要是水电管网等配套能更快落地,项目推进能更顺畅。”陈年盛表示。
展开剩余59%同样在襄州扎根的,还有珠海市康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襄阳分公司。2018年,该公司落户双沟镇搪瓷厂院内,专注高低频电子变压器生产。
“从手续办理到场地协调,镇村干部全程‘一对一’服务,不到半年就顺利投产。不仅带动近50名村民就业,还联动本地供应商形成产业链,间接创造40余个岗位,让村民不用背井离乡就能拿到每月4000多元的工资。”该公司负责人介绍。
在农文旅领域,金寨田园总经理张宏兵的返乡创业路同样精彩。2022年底,他带着“用庭院经济撬动乡村振兴”的想法回乡。2023年5月,他打造的金寨田园正式开业,16个规整的大灶台吸引游客纷至沓来,配套的竹林沙发乐园解决“带娃难题”,当年就实现营收100多万元。2024年,他又整合村里闲置宅基地,建起乡野营地、汉陶非遗馆等,如今员工中既有大学生,也有此前在外务工的村民。
这些创业故事的背后,是襄州全方位的支持体系。在政策层面,该区出台了《襄州区“接您回襄”返乡创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整合20项跨部门激励举措,推出“1+3”人才新政,破解住房、教育、医疗等后顾之忧。2025年以来已为1035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98亿元,2020年至今累计发放16.1亿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当年兑现率达100%。
在服务赋能方面,襄州构建“理论+实践”培训体系,2025年开展创业培训29期覆盖702人,选派11名带头人赴高校深造;组建20人创业导师团队提供“一对一”指导,为企业开辟政务服务“绿色通道”。
如今,襄州返乡创业成效显著,累计孵化省级返乡创业示范项目5个,带动就业300余人,2023年9月获评“全省返乡创业示范县(区)”。从制造业到农文旅,从政策保障到平台服务,襄州正以全方位的支持,让更多“归雁”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扎根成长。
总 监 制丨王列军 车海刚
发布于:北京市一鼎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