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绽放在西藏高山上的烟火秀,把始祖鸟推上了风口浪尖。
2025年9月,始祖鸟与艺术家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脉合作的《升龙》烟花项目,本应是一次品牌营销的巅峰之作。金色烟花沿山脊燃起,形成动态龙形,在海拔5500米的高度“致敬自然”。然而,这场耗资不菲的视觉盛宴,却意外地将这个一心向往奢侈品殿堂的品牌拖入了公关危机的泥潭。
图源:微博
始祖鸟这次的困境揭示了一个尖锐的行业悖论:它学到了奢侈品的营销皮毛—公域玩法,却丢掉了奢侈品的信任内核—私域根基。
这种本末倒置的策略,让品牌在追逐流量的狂欢中,险些烧毁了通往用户信任的桥梁。
饥饿营销、限量款、联名合作—这些是始祖鸟近年来娴熟运用的公域打法。通过控制供应量、推出高价联名系列,始祖鸟成功制造了市场稀缺性,引发了社交媒体上的追捧热潮。这些手段确实在短期内推高了品牌热度,拉升了产品销售。
展开剩余66%“升龙”项目堪称公域流量操作的登峰造极之作:选择国际知名的中国艺术家、在世界屋脊制造惊天动地的视觉奇观、打着“艺术与环保”的旗号。这是一次典型的事件营销(Event Marketing),旨在突破户外圈层,获取最大范围的公众注意力。
然而,这种策略的脆弱性在此次事件中暴露无遗。公域流量如同潮水,来得快去得也快。当品牌行为与宣称价值观出现明显背离时,流量的反噬效应同样惊人。热搜排名迅速被批评声淹没,品牌一夜之间从“致敬自然”的艺术家变成了“破坏生态”的伪君子。
真正的奢侈品靠的是工艺传承与文化沉淀,而不是一次次追逐短暂的流量。
爱马仕的精湛手工、劳斯莱斯的极致工程、香奈儿的品牌传奇—这些才是奢侈品经久不衰的根基。它们的私域不是简单的销售渠道,而是培育品牌信仰的“文化教堂”。
私域运营的本质是构建信任。用户为什么愿意留在品牌的私域社群?不是因为那里有最多的促销信息,而是因为他们认同品牌代表的价值观、信赖产品的卓越品质、向往品牌所倡导的生活方式。户外品牌Patagonia就是一个典范。它通过“修复旧衣”、“环保捐赠”等实际行动, consistently地践行其环保承诺,建立起极其稳固的用户信任。这种信任沉淀在品牌的私域中,成为抵御市场风险的“压舱石”。
始祖鸟“升龙”项目的根本失误,在于价值观的撕裂。一个以“敬畏自然”为立身之本的户外品牌,却在极其脆弱的高原生态系统中实施可能造成长期环境影响的大型爆破项目,这种矛盾让核心用户感到被背叛。
品牌在公域追求流量的激进操作,实际上是在透支甚至恶意掏空其私域积累多年的信任储蓄。信任的建立需要经年累月的坚持,但毁灭只需一瞬间。始祖鸟可能获得了短暂的流量爆炸,却可能永远失去了一批最核心的用户。这是典型的“捡了芝麻丢西瓜”——用长期品牌价值兑换短期关注度。
始祖鸟的这次“升龙”事件给所有商家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公域和私域并非对立,而应协同共生。公域是“捕鱼”(获客),私域是“养鱼”(养客)。始祖鸟的错误在于,为了捕一条轰动性的大鱼,炸掉了自己精心维护的鱼塘。
品牌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公域获得的关注,转化为私域的深度认同;如何让每一次营销活动,都成为品牌价值观的一致表达。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始祖鸟的当务之急,或许不是策划下一个轰动性事件,而是回到自己的私域领地,真诚地修复那艘被“升龙”之火灼伤的信任之舟。
发布于:河南省一鼎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